山腰上的石门坎
图、文:杨 波
一.石门坎地理
wn319
石门坎位于贵州西北角,在骡马时代川、滇经济重心之间的交通线上,距威宁县城140km,行政中心海拔1900m左右。
一本 记录100多年前的传教士日记《在未知的中国》,让这里热闹起来。
石门坎的文明史,与一个叫柏格理的英国传教士有着重要的联系。柏格理早先在“昭通布道所”传教,昭通布道所的礼拜逐渐来了一些38km以外的石门坎的苗族,柏格理和苗族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苗族也是川滇黔边区接受基督教的主要群体,柏格理遂于1905年向彝族土目求得土地在此建立教堂。
川滇黔边区的苗族属大花苗族系,当时的文化经济状态及其落后,石门坎的苗族基本无人识字,数数能数上一百的都无几人,赶集时如无这种人在场就无法交易。苗族的社会地位更为低下,倍受欺凌,传教士却乐于为苗族讨公道,因此成为苗族信赖的人。
柏格理及继任传教士带领苗族信徒义务投工、投劳、捐物,先后在此建立了教堂、小学、中学、孤儿院、麻风村、药房、垦殖事业部(研究推广农耕技术)、供水等设施,至 新中国成立时,教会已有大小建筑42桩。这里也成了川滇黔边区的教育、文化中心,曾举办过的学生运动会,合邻县参赛、参观人数达万人。学校教师收入主要靠学费,学费为小学每学期5升玉米(每升约4.5kg),中学7升。这里出去的学生,还有两三个成了博士。
柏格理生活清苦,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和当地人保持一致。苗族人遇到难题,都希望柏格理来解决。柏格理实际上成了当地苗族的圣人。
前省主席杨深也曾率部属专程来过这里,可能为了预防政治隐患,随时掌握这里的情况, 省建了一个省国民党石门坎直属党部。
当然,在阅读柏格理和石门坎教会的时候,我们也 会想起,他的那些代表英军、东印度公司利益的朋友们的凶蛮与丑恶。
石门坎属高寒地区,普片缺水,河谷水体又被煤窑污染。农业环境恶劣,迄今依然贫穷,成了各路慈善人士和组织的耕耘场所。香港乐施会在此进行着持久的、大规模的扶贫系统工程,为石门坎人的温饱而奋斗。不过,人口增长过速,开垦过度,生态不良,发展的前景,却不容乐观。
wn342 通向云南昭通的古驿道。民国时期常有川、滇军阀的兵马从此通过。电线杆上是云南昭通至云南彝良的光缆
wn354 走进石门
《在未知的中国》插图
《在未知的中国》插图
《在未知的中国》插图
wn305
二.传教士柏格理墓地
wn385 传教士柏格理牧师(前)和传教士高智华牧师墓地
《在未知的中国》插图
《在未知的中国》插图
《在未知的中国》插图
柏格理因患伤寒殁于1915年
柏格理墓碑序(据“威宁县志”):
先生本英籍,按欧文姓氏,与荫穆宠腊而得译音相近。少禀家箴,恭承天命,甫弱冠即渡海东来,更汉文为柏格里,字明星,能操各种文言,服习起居,随处与人从同,登场讲演,善于献身说法,听者每觉兴致勃勃,咸无不深省,足令惰者起而懦者兴,恶者胆寒而悲者慰。至其热心毅力,不避艰险;金沙江外,举凡障雨蛮烟,荒冷之区,靡弗足迹殆遍。土人爱而亲曰:赫甲家。都邑乡里之间,妇孺皆知其名;先生和气迎人,既孩提亦爱戴,尝酣卧抱中而情深不忍去诸怀抱者,至若老成。人受熏陶,莫不曰先生能以福音生人,不啻保罗再现于今,心悦诚服,有如知己。前清丁未,曾传教于冷米寨,迭遭围困,濒于危绝,当道本欲依法惩凶,而先生反数为之缓( ),且泣曰:敌真理之徒,实不知基督福音,使果知之,方服从之不暇,何排拆之有。先生诚能动物,士大夫争相识之。其待教士,忧乐与共,恳挚之清,甚于家人父子。自辟石门,博精( )划,苗人呼之曰“堪德”(克垒勤)。先生为之创文字,译经籍,建堂设校,一片荒地,竟至崇牖栉比,别有天地,先生之心力瘁矣。客秋一痛长眠,就山窀穸。今石部集封碑,问之于予,因举所知而笔之。铭曰:“唯我先生,辟开石门,传宣圣道。觉牖斯民;若时雨降,勃然苗兴,天人喜爱,万世流馨。
wn391 乡政府的张秘书,是当地的石门坎历史知识最丰富的人之一
wn362 墓碑上的苗文,是柏格理组织当地苗族人士创造的拼音文字,最先用于翻译圣经。为了与解放后政府组织创造的用拉丁字母拼写的苗文区别,这种文字称着“老苗文”。老苗文曾在苗族“大花苗”族系内流行,现仅用于圣经
wn372 南望
wn360 在墓地
三.石门坎流年
wn375 教会后期建筑——石房子 石房子设计、做工精致,建成于1938年,用做传教士宿舍,现为乡政府办公室。后期传教士的生活就比较讲究了,在石房子里喝着咖啡,想来是无比惬意。传教士高智华牧师,就因筹建此房结怨而死于匪患。
wn374
wn376
wn373
wn343 中学新校舍建在原教会学校的遗址上,旧础依然,看上去还有些精致。原舍前有一“溯源碑”已毁,“溯源碑”是前人对石门坎的概论,碑文如下(据“威宁县志”):
教会溯源碑:
天荒未破,畴咨冒棘披荆。古径云封,遑恤残山剩水。访桃源于世外,四千年莫与问津;探之圃于莽中,五百劫始为说法,则亦无有乎尔,然而岂谓是哉!原夫野地花丛,难邀赏鉴;尔乃葛天苗裔,谁肯携持?回徒本墨守宗风,孔教且素持外攘,禅宗既穷超生之路,道派更绝换骨之丹。惟莠骄骄,概草田之无佃;恒溪勃勃,惜茅塞其谁开?幸耶和华,示撒母耳;还来旧雨,沾从秦汉衣冠;俾彼明星,映到羲皇人物。花既溷而复起,苗则槁而复兴。始亚当兴惠黔黎,初开草昧;更百木能支大厦,独辟石门。愿他野橄榄枝,接我真葡萄树。十年灌溉,偕良友创字译经;两度梯航,与细君分班授课;故叫万花齐放,遂使良苗一新。叱石成羊,真亚伯拉罕之孙子;攀门附骥,衍马丁路德之薪传。天父恩何等昭彰,圣神力不可思议。四起栋宇,非斗霏而夸多;别具炉锤,愿超风入化。时闻山鸣谷应,牧樵赓赞美之歌,伫见户诵家弦,子妇解颂扬之谱。文章机杼,持操实业经纶,道德森林,饶有民生主义。盖琅环福地,化决( )舌为莺声;是风雨名山,由人间而天上。彝族引领,汉类皈依。忆当年披星戴月,看此日飞云卷雨。喜值岩星满岩,敬勒青珉;伏望渔人得鱼,共矢丹悃。特修纪念,赞以粹言。赞曰:灵宫活石,至道法门,畏绊脚石,宁生命门。屋角首石,天上城门。裂开泉石。牖启心门。是遮身石,是出死门,是匠弃石,是羊入门。奠基盘石,奏启金门。点顽石,进步窄门。
中华基督教宣道使者李国钧约翰敬撰
民国县知事留法政员陈宗华菊圃敬书
大中华民国三年八月石门坎联区全体学生敬立
wn370 此树本地人都不知其名,都说来自异域
wn383
wn344 传教士的宿舍已成危房,现仍作学生宿舍
wn303
wn349 教会学校的游泳池
wn345 教会学校的游泳池
wn386 据说是教会的第一桩建筑
wn388
wn387
wn317
wn314
wn313
wn302
wn306
wn311
wn366 澳大利亚籍慈善组织工作人士费立波先生对石门坎也情有独钟,遂在此“置业”
wn369 “乌蒙蓬勃”
wn378 苏科寨的山岗
wn346 石门坎的集日 石门坎每逢4、9赶集,这天才有班车进来
五.乐施会在石门坎
香港
乐施会(慈善组织)在石门坎进行着持久的、大规模的扶贫系统工程。在石门坎建有“石门项目中心”,中心有1个负责人和7个各社区项目管理员。中心办公室的墙上挂着各种图表、计划、讲义、制度,书橱里有很多书,最显眼的一本是《不平等的规则》。
项目中心有一台冰箱,用于储藏免费提供给贷款养殖户的疫苗。乐施会还会给人另一种感觉,就是和被扶贫者之间的“斗争”,是扶贫工作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
wn364 新云村的水窖
石门坎地区普片缺水,枯水季节为一挑水在山路上忙活半天是常事,平时也需一两个小时。
项目区的任何家庭都可以向乐施会申请贷款600元购置材料修建水窖。如果建成的水窖符合技术要求,所贷款项便转为赠款。乐施会的社区项目管理员对在建的水窖随时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
wn367 乐施会捐建的苏科寨社区活动室 项目村必须成立社区组织,并选举社区主任、妇女主任、会计、出纳,每个家庭有两张选票,分别由男、女主人掌握。申请小额贷款须自由组合成立五户小组,并共同担保。
wn384 苏科寨社区项目管理员,正在监督查看该会捐建的水窖
wn307 水窖
wn358
乐施会捐赠13万元将建的祖基桥桥址
乐施会捐建了好几条进村公路,这里是造桥。
山下祖基村人常到河对岸山上的市场赶集,如遇大雨涨水后回家过河便险象环生,迄今已有数人被洪水吞噬
wn368 在乡政府张贴的“祖基大桥邀标书”
六.来自深圳的王小姐带领亲戚朋友捐助在建的新云小学
这是王小姐捐建的学校之一,还有一个小一些的在麻风村。在破旧的新云村,这个校舍是非常非常气派的建筑了,还 将有球场和围墙。王小姐更关心教学质量,要求自派校长
wn381
wn352
wn350 因可能出现凝冻,施工被迫停顿
七.石门坎基督教临时教堂的礼拜
wn390 循着一阵纯净悠远的歌声,来到石门坎基督教教徒的活动室
wn389 征得主持人的同意悄然拍照 也许因为我们的到来,主持人改变了一下话题:“基督软弱,石门坎的教徒软弱,我们至今没有教堂”
wn341 教民多为女性
wn371 与教民攀谈
wn338 这里使用苗文圣经
八.苏科寨基督教教区的陶长老 苏科寨教堂
wn392 教区没有牧师,教区工作主持人被称为长老。这是陶长老
wn355 陶长老使用的民国时期在上海印制的苗文圣经
wn377 苗文圣经
wn320 苏科寨有教徒约160人,这是苏科寨教堂
wn395 苏科寨教堂
wn329 苏科寨教堂
九.石门坎的人们
wn309
苏科寨的这位老人来自一个光荣的家族——出了苗族第一个博士,
博士学成后到昭通创办了一个医院。老人心沉于苗族忧患,对古今事件,都有一个详尽的记忆。苗族应该感谢谁,谁对不起苗族,述说起来忧愤急切。只是在照相的时候,表情才和悦起来
wn351 大水塘村参加婚礼的人们。 大水塘村因交通便利,经济环境稍好一些。不过因为过度开垦,现在“盖房的草都不好寻了”
wn310 大水塘村的一户人家
wn316
wn339 女主人去公用水窖挑水回来,听说要给她照相,便赶紧梳理,要我进屋烤火等候。火炉在堂屋右边的卧室里面,床就挨着马厩的栅栏。这里还有很多家庭人畜共居
wn380 苏科寨社区的黄主任算得上是寨上的殷实人家,还有一些家具,其他许多家庭都还是家秃四壁
wn312
wn393 收割荞麦的老人。 春末高原的荞麦花开的时候,景色很是壮丽,但因荞麦产量低以及种植技术的进步,已渐被过去不宜种植的玉米取代
十.石门坎的孩子们
wn340 妈妈在煮猪饲料,他们在烤土豆。土豆和玉米是这里的主要食品
wn398
wn394
wn396孩子头的气度
wn397 划雪橇
wn348 气温接近零度,他还穿着单薄
wn315
wn382
wn301
wn379
wn353
wn347 袋里的土豆,是他这个星期在学校的粮食
wn363 石门坎中学的学生宿舍
wn399 云炉小学
十一.石门坎的作物
wn357 大水塘村路边等待收购的土豆
土豆和玉米是这里主要的粮食作物和食品,
收购价土豆0.30元/kg,玉米0.94元/kg。在一些穷的村子,地里的收获还不能满足人对食品的需要,或交通不便,就没有这些卖的了
wn356 坎丝瓜 这种瓜高产、抗冻、便于储藏,用于饲料。瓜子黑色,晒干可作商品出售,石门坎收购价5.20元/kg
wn361 大萝卜 主要用于饲料
又到石门坎 2003.06发展与灾害管理自愿者培训班实习记录
wn201
wn215
wn214
wn219
wn211
wn202
wn203
wn212
wn222
wn222 正在修建的祖基桥 因为前几天的一场洪水,工程设施被冲毁,一侧的田土被冲蚀
wn204
wn205
wn209
wn207
wn208
wn220
wn210
wn213
wn217
wn218
wn216
wn223
wn221
wn224 苏科寨小学
相关链接:半坡人的婚礼